|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中国”
宁夏大学“依国宣讲团”
————走进泾源
导读: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是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高,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入进行乡村法律普及,宁夏大学普法小分队决定进行泾源县依法治国专题宣讲及调查。
1前期准备工作
7月12日的小组会议后,大家利用假期时间充分准备——团队成员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学习普法知识。经过长达30多天的学习后,普法小分队开启了泾源县普法之旅。8月16日,晴空万里,小分队成员陆陆续续抵达风景优美的泾源县,在负责人的带领下,顺利接洽泾源县团委和黄花乡村支部马书记。书记对宁大学生的如期到来感到由衷的高兴,在村部广播喇叭上播音以表欢迎,并告知村民响应,风尘仆仆的队员心里个个是热泪盈眶,此举为后续的入户调查访问奠定了基础。
2
宣讲分工
简单的迎接过后,队员们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活动部署工作,简单的打扫摆设过后,会议室整洁如新,放影仪随后调试就绪。主持人,主讲人立即开始了活动彩排试讲,为随后活动的开展上好了保险......之后,宣讲队兵分两路,四个人组成小组,小组内分工明确:参访员,记录员,摄影员,讲解员一一就位。
3
宣讲范围
以村部为中心,分道走向更深的基层-到农户家中一一走访。下胭村地处山区,村落分布较为散乱,有些村户家甚至需要走小山路蜿蜒而上,下胭村村民几乎全是回族人民,家居山区而民风淳朴,村民几乎无一不是热请款待,对到访的“不速之客”甚是欢迎。因为团队成员多为宁夏本地人,一口“宁夏普通话”朗朗上口,大学生与村民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大学生群体与农民群体之间的联系,也为地处闽南山区的农户带去了法律知识。男女老少,鳏寡孤独在村里依稀可见,整个村子洋溢着古朴的气息。”填写问卷、讲解知识读本、拉家常、欢乐合照”一副美丽和谐的画卷在广阔的中国大地--宁夏回族片区谱写!
4
宣讲过程
次日,在我们的诚挚邀请下,村民来村部开始准备召开法治宣讲会。六点钟,村民陆续到场,我们在负责接待村民的时候发放青少年法制宣传手册,六点半在上胭村村委会第二会议室我们宣讲会开始,村支书进行了活动启动仪式并讲话。之后由宁夏大学法学专业的同学,通过多种形式讲解生活中各种常见案例为大家讲解了有关《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的相关知识,使大家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并给家长朋友们支招帮助他们对孩子的行为悬崖勒马,同时村民朋友们也对宅基地和土地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了解了土地确权的法律意义,同时,通过对宪法视频的播放和讲解法律对老年人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村民们了解到了自己在社会主义国家享有广泛权利,并就如何维护自己的相关权益做了了解。宣讲结束之后,给村民放映了电影《牛贵祥告状》,期间村民仔细聆听,认真观看。结束后我们为村民发放了水杯,餐巾纸等生活用品,还有独具特色的法制宣传扇子(希望能给村民的夏天带去更多凉意)。在与村民合影之后结束了此次活动。
5
尾声
历时一周,宁夏大学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黄花乡下胭村“依法治国宣讲团”的宣讲及调查“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踏着夏末的步伐圆满结束。总观整个实践历程,团队成员之间积极准备,合理准备,协调配合。一份又一份问卷的相继完成,使我们对村民的法律意识状态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村民对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由衷感激,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农村取得的进步赞不绝口。山区的小康住房的修建使村民告别了了住窑洞的旧时居所,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心情在此时此景下泛起涟漪,深化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农民的法治认知水平,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使广大农村人参与到法制建设学习中来,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
最感谢泾源县团委,县司法局和下胭村全体村民的支持!
• end •
宁夏大学农学院
新媒体中心
图丨吕娜
文丨咸金花
编辑丨康淑铭
责任编辑丨庞颖鑫 姚磊
审核丨魏大为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
|